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观看

 您的位置:首頁>>管理中心>>行業資訊>>新聞資訊正文
 
從互聯網巨頭的全球化布局 看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
新聞ID號:  59545 無標題圖片
資訊類型:  產業縱橫
所屬類別:  通信電源
關 鍵 字:  數據中心/大數據/物聯網
內容描述: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高速發展,數據中心作為數據存儲、傳遞、展示、加速的重要基礎設施,市場需求不斷擴增。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流量將會翻至5倍,而依托云數據中心的工作將占92%,傳統數據中心僅占8%。
發布時間:  2016/12/16 16:16:05
更新時間:  2016/12/16 16:16:05
審核情況:  已審核開通[2016/12/16 16:16:05]
瀏覽次數:  共 2397 人/次
新聞來源:  電源在線
鏈    接:  ~
責任編輯:  ~
發 布 者:  電源在線
圖片文件
原文件名:2副本.jpg
保存文件:20161216161535158.jpg
路徑文件:/uploadfile/newspic/20161216161535158.jpg
管理操作:  修改  設置為未審核    發布新聞資訊
內    容: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高速發展,數據中心作為數據存儲、傳遞、展示、加速的重要基礎設施,市場需求不斷擴增。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流量將會翻至5倍,而依托云數據中心的工作將占92%,傳統數據中心僅占8%。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數據中心市場潛力巨大,而傳統數據中心在面向客戶需求,運營效率、靈活服務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傳統數據中心向云服務、IDC方向轉型已成趨勢。全球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大投入在云市場的布局。

從互聯網巨頭的全球化布局  看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巨頭的全球化云布局

    2014年,阿里杭州、青島、北京、香港四大數據中心先后投入使用,通過香港數據中心為出口,著手東南亞市場乃至全球云計算市場的布局,正式與亞馬遜、微軟等展開競爭。

    2015年,阿里云美國硅谷數據中心正式投入運營,主要面向北美及全球用戶提供服務。隨后兩個月,阿里迪拜數據中心開建,為中東以及北非地區提供優質的云計算與系統集成服務。

    2016年,阿里悉尼數據中心也投入了建設,同時還計劃擴大悉尼和墨爾本的團隊規模。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喻思成表示,鑒于澳大利亞中小企業在中國本土市場的實力和規模,阿里云將更容易在本土市場開展業務。阿里云表示其用戶能在一個全球賬戶上管理其不同地區的基礎設施。12月15日,阿里云日本區開始運營,該數據中心位于東京,部署由阿里云自主研發的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飛天”。

    據悉,亞馬遜曾在歐洲多地建了數據中心,包括法蘭克福、柏林等重要城市,其英國的一個數據中心也將投入運營。亞馬遜AWS還計劃明年在巴黎附近新建多個數據中心。

    而谷歌則表示,將在印度孟買、新加坡、澳大利亞悉尼、巴西圣保羅、芬蘭和德國法蘭克福新建數據中心,而建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北部的另一個數據中心也將在明年投入使用。這也是谷歌向亞馬遜和軟軟發起的強有力的挑戰。目前,谷歌旗下云服務品牌做了調整,更名為“Google Cloud”。谷歌云服務包括Google At Work應用和重要的Google Platform平臺。

    此外,微軟也宣布了云數據中心擴建計劃,設在德國馬格德堡和法蘭克福的兩個數據中心投入使用。

    突破改變傳統市場格局

    從國外巨頭的布局可以見,未來數據中心市場潛力不容小覷。近年來,面對用戶對響應能力、處理能力、擴容能力以及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需求的不斷提升,傳統數據中心在建設周期、響應速度、能耗等方面明顯較弱,國內企業已開始加強轉型布局。

    從國內市場來看,在技術和穩定性方面阿里云仍具備領先優勢。其深圳數據中心是依照7級抗震設計,8級抗震結構的標準建造而成。從變電站線路引入、UPS供電到每一臺服務器都是雙路供電,以實現數據中心的不間斷供電運轉,數據中心可用性達到99.995%以上,具備抵御一定自然災害的能力。

    當然,在轉型方面,國內一些知名企業也開始發力,包括BAT等互聯網公司已形成了穩固的陣營體系,向云市場轉變。

    在轉型方面,除了中興推出的“全模塊MDC+”自主研發系列產品外,曙光、浪潮、聯想等企業也在推出類似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中興通訊全球云IDC總架構師陳沛介紹說:“將包括IT機架、制冷系統、配電系統等在內的所有設備工廠預制,通過積木式的搭建方式,可以快速降低數據中心的施工周期;而通過智能化的運維,則極大地釋放人力”。

    這也是目前國內市場的一個重要趨勢,通過引入智能化、虛擬化等技術,提升整體的運維能力。同時,細分領域的布局也很關鍵,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果不能實現突破,未來必將面臨淘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