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观看

 您的位置:首頁>>管理中心>>行業資訊>>新聞資訊正文
 
2020中國電池管理系統市場達360億
新聞ID號:  58795 無標題圖片
資訊類型:  產業縱橫
所屬類別:  電池/蓄電池
關 鍵 字:  電池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
內容描述: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電池管理系統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目前,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各國共識,世界主要國家如美國、中國、日本、德國、韓國、英國等都紛紛建立了自己宏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
發布時間:  2016/8/11 17:34:17
更新時間:  2016/8/11 17:34:17
審核情況:  已審核開通[2016/8/11 17:34:17]
瀏覽次數:  共 3159 人/次
新聞來源:  ~
鏈    接:  ~
責任編輯:  ~
發 布 者:  電源在線
圖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徑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設置為未審核    發布新聞資訊
內    容: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電池管理系統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目前,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各國共識,世界主要國家如美國、中國、日本、德國、韓國、英國等都紛紛建立了自己宏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

    2013年全球電池管理系統(BMS)市場產值成長逾10%,2014年至2016年成長幅度將大幅躍升至25-35%。

    2015年全球電動車年銷量預計將突破100萬輛,電池管理系統(BMS)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00億元。如果考慮到混合動力汽車,電池管理系統(BMS)總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億元,可見電池管理系統(BMS)市場空間廣闊。

    按照規劃到2020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中國電池管理系統(BMS)市場規模也預計將在2020年達360億元以上。

    無論汽車整車廠、電池廠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都進入電池管理系統(BMS)的技術研發中,已求掌握電動汽車這一關鍵核心技術,國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電裝(DENSO)、博世(BOSCH)憑借在整車廠的供應鏈地位早已搶占了先機,電裝為豐田電動汽車提供電池管理系統,而博世為寶馬電動汽車提供電池管理系統;而電池大廠LGC也不甘落后,分別與通用、福特、沃爾沃合作,為他們提供電池管理系統。

    國內電池管理系統的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這三類企業:

    1、新能源汽車廠商,代表企業:比亞迪、北汽新能源

    2、電池廠商,代表企業:CATL、沃特瑪、普萊德、欣旺達等

    3、專業電池管理系統(BMS)廠商,代表企業:均勝電子、惠州億能、安徽力高、深圳科列技術、深圳國新動力、杭州杰能動力等。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導入期進入成長期,可以預見的龐大市場前景吸引了各路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BMS、材料及設備等各個細分領域。

    電池管理技術在我國也廣受關注,有許多專業廠家、動力電池企業和整車廠商開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和生產,目前估計至少有上百家,但國內眾多電池管理系統(BMS)廠商中,多數為民營企業,市場已呈現出非常激烈的競爭態勢。部分企業通過自身研究或收購,掌握了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技術,比如均勝電子;而部分進入公司僅能開發低端的電池管理系統(BMS)產品,各汽車主機廠對電池管理系統(BMS)的選擇也多有不同,這為廣大電池管理系統(BMS)廠商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隨著電池管理系統企業數量越來越多以及技術要求的升級,電池管理系統(BMS)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要求。

    技術參數及標準先行

    目前我國由于技術參數及標準缺失或落后于國際標準,也沒有權威機構對生產的電池管理系統(BMS)進行權威檢測,這是國內電池管理系統(BMS)市場的困局,導致了電池管理系統(BMS)產品的良莠不齊。電池管理系統(BMS)系統是關乎駕駛安全的產品,規范化管理還是有必要的,盡早規范對產業發展越有利。同時,國內也需確定權威檢測機構來進行產品的規范化檢測。

    加快核心元器件的國產化

    盡管國內有眾多電池管理系統(BMS)企業,也有不少企業掌握了電池管理系統核心算法,但在核心元器件方面如微控制器(MCU)、電池測量與通信IC等等,還主要依賴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