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观看

我要找:  

3G的技術標準

2006/6/13 15:26:00  電源在線網
  國際電信聯盟(ITU)在2000年5月確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無線接口標準,寫入3G技術指導性文件《2000年國際移動通訊計劃》(簡稱IMT-2000)。

一、WCDMA全名是Wideband CDMA,中文譯名為“寬帶分碼多工存取”,它可支持384Kbps到2Mbps不等的數據傳輸速率,在高速移 動的狀態,可提供384Kbps的傳輸速率,在低速或是室內環境下,則可提供高達2Mbps的傳輸速率。而GSM系統目前只能傳送9.6Kbps,固定線路Modem也只是56Kbps的速率,由此可見WCDMA是無線的寬帶通訊。

  此外,在同一些傳輸通道中,它還可以提供電路交換和分包交換的服務,因此,消費者可以同時利用交換方式接聽電話,然后以分包交換方式訪問因特網,這樣的技術可以提高移 動電話的使用效率,使得我們可以超過越在同一時間只能做語音或數據傳輸的服務的限制。

  在費用方面,WCDMA因為是借助分包交換的技術,所以,網絡使用的費用不是以接入的時間計算,而是以消費者的數據傳輸量來定。

  W—CDMA的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統為主的歐洲廠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參與其中。包括歐美的愛立信、阿爾卡特、諾基亞、朗訊、北電,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廠商。這套系統能夠基于現有的GSM網絡上,可以較輕易地過渡到3G,而GSM系統相當普及的亞洲對這套新技術的接受度預料會相當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場優勢。

二、CDMA2000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摩托羅拉、Lucent和韓國三星,韓國現在成為該標準的主導者。這套系統是從窄頻CDMA One數字標準衍生出來的,可以從原有的CDMA One結構直接升級到3G,建設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區只有日、韓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一CDMA多。不過CDMA2000的研發技求卻是目前各標準中進度最快的,許多3G手機已經率先面世。

  CDMA(碼多分址技術)移動網絡技術最早是應用在軍事通信技術領域,90年代初期才轉為民用通信技術。真正在全球得到廣泛應用的第一個CDMA標準是IS-95A,而聯通新時空前期在國內建設CDMA網絡所使用的是IS-95B標準,它也是屬于2G時代的標準。這次聯通新時空宣布在全國開通的CDMA 2000 1X新網絡是從IS-95B演進而來的, CDMA 2000是屬于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系統的一種模式,它的原意是把CDMA2000分為多個階段來實施,第一個過渡階段稱為CDMA2000 1X,速率高于IS-95,可支持308kibit/s的數據傳輸,網絡部份引入分組交換,可支持移動IP業務。而另一個標準——cdma2000-1XEV是在cdma2000-1X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速率的增強體制,采用高速率數據(HDR)技術,能在1.25MHz(相同于cdma2000-1X帶寬)內提供2Mit/s以上的數據業務,是cdma2000-1X的邊緣技術。3GPP已開始制定cdma2000-1XEV的技術標準,其中用高通公司技術的稱為HDR,用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公司聯合開發的技術稱為1XTREME,中國的LAS-CDMA也屬此列。但CDMA 2000 1X在技術指標上又并非完全符合3G的標準,所以一般稱其為2。75G更貼切一點。

  第二個階段稱為CDMA2000 3X,它與cdma2000-1X的主要區別是前向CDMA信道采用3載波方式,而cdma2000-1X用單載波方式。因此它的優勢在于能提供更高的速率數據,但占用頻譜資源也較寬,在較長時間內運營商未必會考慮cdma2000-3X,而會考慮cdma2000-1XEV。

三、TD-SCDMA該標準是由中國大陸獨自制訂的3G標準,1999年6月29日,中國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向ITU提出的,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頻率靈活性及成本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另外,由于國內龐大的市場,該標準受到各大主要電信設備廠商的重視,全球一半以上的設備廠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標準。

  TD-SCDMA的中文含義為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該項通信技術也屬于一種無線通信的技術標準,它是由中國第一次提出并在此無線傳輸技術(RTT)的基礎上與國際合作,完成了TD-SCDMA標準,成為CDMA TDD標準的一員的,這是中國移動通信界的一次創舉,也是中國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發展的貢獻。在與歐洲、美國各自提出的3G標準的競爭中,中國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為全球3G標準之一,這標志著中國在移動通信領域已經進入世界領先之列。該方案的主要技術集中在大唐公司手中,它的設計參照了TDD(時分雙工)在不成對的頻帶上的時域模式。

  TDD模式是基于在無線信道時域里的周期地重復TDMA幀結構實現的。這個幀結構被再分為幾個時隙。在TDD模式下,可以方便地實現上/下行鏈路間地靈活切換。這一模式的突出的優勢是,在上/下行鏈路間的時隙分配可以被一個靈活的轉換點改變,以滿足不同的業務要求。這樣,運用TD-SCDMA這一技術,通過靈活地改變上/下行鏈路的轉換點就可以實現所有3G對稱和非對稱業務。合適的TD-SCDMA時域操作模式可自行解決所有對稱和非對稱業務以及任何混合業務的上/下行鏈路資源分配的問題。

  TD―SCDMA的無線傳輸方案靈活地綜合了FDMA,TDMA和CDMA等基本傳輸方法。通過與聯合檢測相結合,它在傳輸容量方面表現非凡。通過引進智能天線,容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智能天線憑借其定向性降低了小區間頻率復用所產生的干擾,并通過更高的頻率復用率來提供更高的話務量。基于高度的業務靈活性,TD―SCDMA無線網絡可以通過無線網絡控制器(RNC)連接到交換網絡,如同三代移動通信中對電路和包交換業務所定義的那樣。在最終的版本里,計劃讓TD―SCDMA無線網絡與INTERNET直接相連。

  TD-SCDMA所呈現的先進的移動無線系統是針對所有無線環境下對稱和非對稱的3G業務所設計的,它運行在不成對的射頻頻譜上。TD-SCDMA傳輸方向的時域自適應資源分配可取得獨立于對稱業務負載關系的頻譜分配的最佳利用率。因此,TD-SCDMA通過最佳自適應資源的分配和最佳頻譜效率,可支持速率從8kbps到2Mbps的語音、互聯網等所有的3G業務。

  TD-SCDMA為TDD模式,在應用范圍內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是終端的移動速度受現有DSP運算速度的限制只能做到240km/h;二是基站覆蓋半徑在15km以內時頻譜利用率和系統容量可達最佳,在用戶容量不是很大的區域,基站最大覆蓋可達30-4km。所以,TD-SCDMA適合在城市和城郊使用,在城市和城郊這兩個不足均不影響實際使用。因在城市和城郊,車速一般都小于200km/h,城市和城郊人口密度高,因容量的原因,小區半徑一般都在15km以內。而在農村及大區全覆蓋時,用WCDMA FDD方式也是合適的,因此TDD和FDD模式是互為補充的。
聲明: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未經電源在線網證實,僅供參考。  來源:c114
關于該條電源科普信息,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關閉